主题评价:
  • 0 次(票) - 平均星级: 0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我为什么要相亲?
#1
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析一下:
  
  假设,我上过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。假设,每个班都有50名同学,女同学占一半的话,这期间我共认识了125名女同学。
  
  我在工厂当过工人,其间认识师姐师妹10名。
  
  我在报社当记者,认识女同事5名。
  
  当记者期间还认识女读者10名。
  
  我还认识妹妹的女同学5名。
  
  认识邻居家的女儿5名。
  
  我在某一次住院期间认识女护士5名。
  
  在若干次聚会上认识朋友的朋友约10名。
  
  在网上聊天时认识女网友5名(其性别真实性尚待考证,因为我也曾化名女性上网聊天)。
  
  在我的现工作单位--某女性杂志社认识女同事10名。
  
  想不起认识途径的女性10名。
  
  以上就是在我二十多年的人生轨迹中所认识的适龄女青年,约200名。这个适龄不是指婚育年龄,而是指与我年龄般配,可以谈恋爱的那种。但其中还得排除一部分。比如,幼儿园时的小朋友,上小学没多久我们就失去联系了,到现在名字还能不能想得起都是问题;小学及初中的同学,与幼儿园小朋友情况相仿,也得排除一大部分;还有……
  
  算了吧,再排除下去就差不多了,留下100名。
  
  这100名从理论上说,都有与我谈恋爱的可能性,但做具体分析,其中又得排除相当大一部分,也就是在我看来“不予考虑“、“根本不可能“的那种,约有90名吧。(这种大刀阔斧现在想起来让我挺后悔的。)
  
  到这时候还能留下来的,差不多算是精英了。英雄所见略同,这些精英在她们自己眼里,或是在别的男人眼里也都是精英。这时候,问题出现了,我没排除她们,可她们先把我排除了。
  
  说到这里,你大概知道我想说什么了?是的,以上这些实例雄辩地说明,一个男孩子一生中所能认识的女孩子是多么多么的少啊。所以,去相相亲,多认识几个女孩子也是好的嘛。
  
  但是,就在第一次相亲计划即将启动之前,心细如发的我,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。是什么问题,我就不具体说了,我只想把我从中悟出的道理讲出来,那就是:
  
  相亲就像是一次图书订货会,里面有一些封面精美的看图识字,也有一些封面朴素但内涵丰富的名著,这样草草地一眼望去,是很容易让人看走眼的。
  
  既然这样,我还去相亲干嘛呢。
  
  现在,我时常怀着这样的憧憬:一位精英女子在一个明媚的春日午后(夏日、秋日、冬日亦可,黎明、黄昏、深夜也行)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,她对我说了一句话,大意是,她在暗中相了我很久,终于把我相中了。我当时肯定会吓一跳,我刚要说什么,却只见她用手轻轻地捂住了我的嘴:别说了,我都知道,我知道你是一本名著,虽然装帧设计差了一点点,可是我却读懂你了……我当时好激动好激动啊,当然,我完全是被动的啊,都是她相的我。
  
  后来,后来怎么样呢?后来,我们相亲又相爱,度过了幸福的一生。
回复


论坛跳转:


正在浏览该主题的用户: